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东校区校史馆征集藏品倡议书
尊敬的淮北一中广大校友、师生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淮北一中是安徽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省示范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育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培育校,教育部普通高中学科教研基地,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生涯教育实验学校,中国百强中学,国家级教学成果示范区推广应用校,国际智慧教育示范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校,入围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教育部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优秀案例,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被授予“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百强中学”“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全国国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传统特色学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淮北一中东校区建筑风格融合中西学院派建筑精髓,建筑组群外观沉稳、大气,富有人文气息;内外部空间宽敞、明朗,学习、生活环境舒适怡人。目前,淮北一中东校区校史馆正在筹建中。淮北一中人永远不会忘记,学校发展背后,不仅浸透着全体师生的智慧与汗水,更倾注了社会各界、新老校友的热忱关爱。为了丰富东校区校史馆展陈内容,我们倡议广大校友、师生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共同打造一处新的精神家园,唤醒相城的集体记忆,进一步做好校史馆资料收集、整理和展陈工作,现就淮北一中东校区校史馆馆藏资料和实物收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馆藏资料和实物征集的历史年限1958年-2021年二、征集内容和类别(一)实物类1. 各时期师生使用过的文体用品、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等具有展示价值的实物,如早期(指九十年代前)录取通知书、成绩单、老式钢笔、笔记本、校刊校报等出版物、校服、饭菜票、证件(学生证、借阅证、毕业证、结业证等)、班级毕业纪念册、徽标及其他实物等;2. 涉及学校历史变迁的牌匾、拓片,以及纪念章等学校标识性物品;3. 各时期获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及个人的证书、奖章、奖状、奖杯、奖旗、奖牌等;4.早期学校购买或制作的具有时代特征和代表性的教具、讲义、仪器设备、工具、模型等物品,及有代表性的教师教案、听课本和教师自编教材;5.学校历任主要党政领导、知名教师任命、聘任、论著、信函、手稿、教案(备课笔记)、讲稿等重要文档资料;6.师生员工参加省级以上重大活动(社会活动、学术活动、重要比赛或评比活动)形成的文档(聘书、奖状、证书、通知等),各时期重大活动中收到的重要贺信、贺电、礼品等;7.各个时期我校制发的具有历史意义或纪念价值的各类文件、印刷品的样本,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实习大纲、考卷等(已归档的文件除外);8.各个时期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文献资料(如重要报告、批复、任命书、会议纪要等);重要媒体报道学校重要事件、活动及人物的文献资料;9.教师或校友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和其他专著;10.知名人士的学校题字、批示和知名校友手稿、信函等原件;11.其他对学校而言具有纪念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实物。
(二)照片类1.反映学校历史变迁、早期校园建筑和风光的老照片;2.历任校领导的照片、历任校领导班子的合影照片;3.各级领导视察学校以及接见学校领导、师生员工和校友来访的照片;4.知名人士参观学校以及与校外各单位开展交流活动的照片;5.受国家、省(部)级表彰的先进个人照片;6.代表不同时期的特色工作和重点工作的老照片;7.反映师生员工工作、学习、文体生活的,有代表性和特征感的旧照片,例如学习和社会实践场景、校友毕业照等;8.各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与文体活动方面的老照片;9.其他确有展示价值的照片;10.媒体宣传报道我校的图片资料。 (三)影像资料类1.学校重大活动的影像资料;2.知名学者、教学名师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的影像资料;3.获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和教师的工作影像资料;4.校外媒体宣传报道我校的影像资料等。
三、藏品捐赠形式说明1.完全捐赠。自捐赠之日起,所捐物品的所有权即归属校史馆,校史馆可根据需要进行展陈或保存。2.授权展示。所提供物品仅提供校史馆展示使用,物品所有权仍归捐赠者。3.授权复制。所提供物品仅提供校史馆复制使用,物品复制后归还捐赠者。校史馆有权对复制品进行展示或利用。所有捐赠物品,校史馆都将留档记录,并妥善保管和维护。校史馆同时将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并在征得捐赠者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将捐赠者姓名、物品明细在校园网站或有关校史资料中予以公布,以志懿行。
四、征集要求1.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2.校史资料征集主要以实物、文字、图片、音像为主。所征集的各类资料应尊重历史事实,具有代表性和文物价值,能反映各个时期的办学历史和成就,体现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能唤起师生的美好记忆,激发广大师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工作、学习热情。3.提供资料的,请附简要的文字说明,要求史实清楚、考证翔实、准确无误,说清时间、地点、事由、相关人员姓名及职务等。提供实物的,请附简要的文字介绍。对于任何征集的物品、文物、照片、资料等,无论大小,将一律登记造册,妥善保管。五、联系方式如有意捐赠,请将藏品资料发到邮箱:hbyzxq@126.com。如需邮寄,地址:淮北市鹰山北路26号淮北一中宣传中心联系人:郭老师,电话:18109610882。
在此,谨向踊跃捐赠藏品的广大校友、师生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届时,竭诚欢迎各位莅临参观东校区新落成的校史馆。
淮北市第一中学 2021年10月29日
水塔上面应该写上 淮北市第一中学 就霸气了
[:475]
秋后的田野里,庄稼收完,你会看到一些突出地面的小土堆,这些就是田鼠造窝时 从地下搬出的。北方人不吃鼠肉,不论是家鼠还是田鼠,北方人从心里讨厌这种不论什么年成都给人争粮的东西。北方人掏田鼠窝有两个目的,一是灭鼠除害;二是缴获被田鼠偷窃的粮食。一窝田鼠一般能危害两三亩地的庄稼,糟蹋一两百斤粮食。
秋后庄稼收完,小麦尚未播种的这个空档期是掏田鼠的最佳时间,早了地里有庄稼,晚了耕地把鼠窝给埋了,谁也找不到。
掏鼠窝一般要凑三个人以上,人少了一天挖不了一个窝,也没法对田鼠实施围剿。
我们最喜欢挖的是大豆地里的田鼠,玉米地、谷子地一般没谁挖。主要是挖出的粮食除了大豆还能利用外,玉米和谷子根本就没什么用。大豆弄回家洗洗煮了,可以撒到地里肥田,玉米、谷子这东西从老鼠嘴里过过一回了,嫌脏,人畜都不吃,又没肥力,没人往家弄。
我们一般都是在地里找凸起大土堆的田鼠窝挖,大土堆就是高门大户,肯定鼠多粮足,但工程量也大。不要小看一个田鼠窝,它在地下就像一个微型的村镇,这家伙也像蚂蚁一样,窝造得很有章法,各种功能用“房”一应俱全,分布合理,鼠道四通八达,曲径通幽,一般包括入口通道、卧室、厕所、粮仓、逃生通道等等,没挖过田鼠窝你绝对不相信老鼠窝都这么高级。
挖鼠窝要顺着鼠道挖,顺线追击,顺藤摸瓜,它分道你也跟分道。有时,田鼠被惊到后,会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把一个不起眼的通道用土封住一段,然后全家躲到后面,找机会向逃生通道转移,趁大家都不注意时就会逃之夭夭。对付这种狡猾的家伙,我们有两个方法,一是在挖之前,先在鼠窝周围约10平方米的地方寻找它的逃生口,有两三个,用草伪装,得仔细找,发现后用土封死踩实,堵死后路;二是在顺鼠道挖时,要注意发现主通道侧边它们刚封住的逃生通道,识破诡计。
田鼠是一种极爱干净的小动物。一身暗黄色的皮毛从来都是一尘不染。一般是先挖到厕所,有屎有尿,又骚又臭;再往深处就是卧房,四壁都很光滑,一个纵深高低都比较大的空间;最后才能挖到粮仓,里面全是塞得密密实实的粮食,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发霉味道。对于田鼠的体量来说,这个粮仓真是太大了,有的鼠窝还不止一个。
挖到穷途末路,田鼠就会一个个地从窝里跑出来,一个窝能有10只左右,它们吱吱地叫着,拖着肥硕的身体冲出人群。
欢迎大家支持一下,踊跃捐赠
欢迎来看看
挖机爱德 发表于 2021-11-2 11:25
水塔上面应该写上 淮北市第一中学 就霸气了
好主意,谢谢
咋又改名叫一中东校区了,难道老校区会继续使用?
迷一样的你 发表于 2021-11-2 15:04
咋又改名叫一中东校区了,难道老校区会继续使用?
为了区别现在的校区,
看看这个73年的咋样?
有关于淮北一中的资料可以捐赠出来,让大家欣赏 能够为这个小城留下点什么,真是极好的 男人至死是少年 发表于 2021-11-2 12:06
谢谢,欢迎来看看 男人至死是少年 发表于 2021-11-2 12:06
谢谢来访!欢迎来看看 真的开心能为这个事情做点啥
没有人对这个贡献点什么?
主要的事情具备了,领头的大孩子就开始安排分工:岁数小的去捡柴火,岁数大的负责挖烤红薯的坑,坑的作用是为了使火更容易点着和防止被风吹灭、吹散,也方便往里添柴火,一般都是在沟沿上挖一个坑,脸盆大小,接着再在河岸挖一个小洞和坑连在一起,小洞则用来通风。完成准备工作之后开始生火,岁数大的就开始烧火,烧火虽没什么技术含量,但也不能太旺,太旺火太大,洞容易塌。火要一直烧,一直加柴,等到柴火逐渐着完,坑里的余烬便可以慢慢把红薯煨熟。慢慢把周围的土块被烧红、发黑就差不多了。小心翼翼把红芋扔进去,都扔完了再一点点从上面开始慢慢把土块敲碎,直至把所有红薯都埋在热土里面,再用土严严实实的埋好。 老校区的博士墙咋办?能挪来吗? 公平正义 发表于 2021-11-9 09:45
老校区的博士墙咋办?能挪来吗?
应该可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