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 幸福朵朵来 坚持“四自一体” 共筑幸福安康
文明花开幸福朵朵来坚持“四自一体”共筑幸福安康 淮北市相山区西街道安康社区(2020年11月) 安康社区是安徽省淮北市老城区中心社区,辖区面积0.22平方公里,人口8031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23人(其中退役军人8人),党员人数166人。辖区范围内和周边有全市重点学校3所,大型标准化菜市场1个,驻区单位7家。近年来,安康社区始终坚持文明创建工作与党建工作相融合,把文明创建工作做在日常,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等国家级荣誉8个,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文明社区、安徽省城市基层党建省级示范社区等省级荣誉16个,淮北市金牌社区、淮北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市级荣誉14个。一、场馆整合上做到“自足”,努力打造特色服务阵地社区场馆建设上,严格对照体系标准和要求,着力打造颇具社区特色的服务场馆。在社区办公面积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注重在场馆功能上进行整合,力求达标升级,贴合居民需求。目前社区依托“家长学校”,利用辖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办“四点半课堂”,为全市首家。社区科普馆被定为全市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累计参观人数5万余人次,先后获得省科普示范社区和全国科普示范社区荣誉称号。依托少年之家和电子阅览室,获得安徽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称号。依托安康益站、家庭党校等特色阵地,于2019年获得安徽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社区称号。“安康益站”作为先进典型,面向全市推广。二、队伍组建上做到“自强”,着力壮大志愿服务体系按照志愿服务体系要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从辖区注册志愿者以及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党员、居民志愿者中,组建了多支由中国好人、先锋党员、巾帼志愿者等组成的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队伍,今年以来,已孵化并在民政部门备案的社会服务组织达到了5个。日常工作中,依托各类服务项目的开展,持续招募与吸纳辖区低龄老人、退休党员、全职妈妈、技能人才等各类人群积极参与社区服务,逐步吸纳为社会组织主力军,引导其成为社区服务的有效参与主体,近年来,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作为全市唯一“三社联动”项目试点单位,在为老服务、儿童服务、志愿服务、文明倡导、社区自治五个项目领域为社会组织提供专项资金,通过微公益创投,以项目化的形式,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能力,促进社区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健全社区社会服务体系。将每月15日作为固定便民服务日,涵盖有免费修鞋、磨刀、理发、义诊等志愿服务,同时根据辖区居民需求,及时增补服务项目,实现了“精准下单,按需做菜”。三、活动开展上做到“自创”,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社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致力于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工作中注重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主题宣讲、文艺汇演、公益广告、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创立“广场舞比赛”“七一纳凉晚会”2个品牌化文化娱乐活动和“老有所乐 动手有艺”“小创客 梦想家”2个品牌化兴趣小组活动。除此之外,社区与淮北市人民医院、淮北市矿工总医院、淮北市中医院、淮北市口腔医院、艾尔眼科医院达成结对共建合作,不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与淮北市交谊舞协会、国网淮北供电公司联合,定期开展舞蹈教学和用电知识宣传。值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和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节日欢庆”等文化活动。四、小区管理上做到“自治”,持续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破解老旧小区环境设施先天不足这一与文明创建工作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事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问题,安康社区提出“四抓四保聚资源,五方联动抓治理”的城市老旧散居小区实施物业化管理新的模式,“四抓四保聚资源”即抓协调投入保障基础设施、抓贴心服务保障群众满意、抓联合执法保障基层稳定、抓机制建设保障治理长效,“五方联动强治理”即在社区党委的牵头引领下,辖区大党委单位、各小区业主委员会、各楼栋党员楼栋长、广大业主五个基层治理主体,在治理体系的组建上、服务阵地建设上、治理难题破解上,各自发挥优势作用,共同参与小区治理、社区建设和发展。目前该模式已应用在2个老旧散居小区,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安康方案”。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非常感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