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万亩!淮北“菜篮子”有保障!
进入冬季以来,蔬菜保供成为老百姓的热门话题!在相山区成河家庭农场蔬菜生产基地的单膜拱形大棚内,上海青长得郁郁葱葱,菊花芯叶色浓绿,叶片肥嫩。按照农业部门建议,这里的132亩蔬菜全部种植越冬性好,耐寒性强的品种,再过一周,蔬菜即可陆续上市。
除了选择耐寒品种来应对极端天气,保障蔬菜生产外,我市不少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选择覆盖保温被、棚内加装增温灯等方法来保持大棚温度,其他各类拱形大棚则采取加固棚体、增加覆膜的办法,储温保苗,保证蔬菜生产稳定。
建设高标准的温室大棚、在硬件上下功夫则是杜集区保障蔬菜生产的有效方法。在高岳街道办韩楼村,新建的蔬菜大棚采光好,保温效果好,可缩短在地蔬菜生长期20天左右,新近种下的芹菜绿油油的,明年春节前可供应市场。
在双楼村的温室大棚内,茄子、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喜人。种植户郭良建说,茄子可供应到元旦,番茄可供应到春节,蔬菜产业发展红红火火与农业部门的贴心服务是分不开的。
在濉溪县和烈山区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同样能看到产销两旺的态势。据了解,为促进蔬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高蔬菜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市出台了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扶持政策,同时,还采取了增面积扩产能提高蔬菜供应能力的有效举措。目前,全市在地蔬菜种植面积15.1万亩。
我市农业部门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强化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蔬菜重点产区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户落实防灾减灾措施,为保障今冬明春蔬菜稳定供应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淮北新闻综合
[:475]
路过帮顶
支持,大力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