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好人”,淮北是他!
日前安徽文明网发布榜单淮北市赵春晖入选11月份“安徽好人”01、人物简介
赵春晖,男,汉,198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徽商银行淮北相山支行员工。2020年,赵春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时患有肝门部胆管闭锁,手术治愈的成功率较低。为了给孩子生的希望,他辗转多地求医,坚决割肝救女,与女同“肝”共苦,书写了新时代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
工作中的赵春晖(资料图)
传递生命延续未来
2020年12月23日清晨7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赵春晖躺在手术床上,转头望着躺在另一张手术床的女儿,心里默念着“孩子别怕,爸爸会一直守护你。”
这是一台亲体肝移植手术,由赵春晖提供肝部左半叶,年仅7个月大的孩子全肝切除进行移植。手术整整持续了9个小时,最终顺利完成。手术室外,签下手术同意书的赵春晖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
父爱如山孕育希望
每个新生命对于整个家庭而言都意味着喜悦和希望。
将时钟拨回到2020年5月11日,赵春晖的二女儿出生了。
正当一家人沉浸在欢喜中时,孩子因为黄疸较为严重住进了新生儿病房,妻子也因剖腹产感染,一直高烧不退,留院治疗。一周很快过去,孩子的黄疸却日益加重。
转院!他瞒着躺在病床上高烧的妻子,独自带着孩子赶到徐州寻求医方,被告知可能是肝门部胆管闭锁。就目前医疗技术来说,只有在出生后60天内进行肝门吻合术,才能有机会延长生命。由于徐州的医疗水平达不到手术要求。无奈,他抱着孩子连夜坐上开往上海的列车。
刚刚出生20多天的孩子,无论是检查还是手术,都十分棘手。最后,在上海复旦儿科医院,经腹腔镜探查确认为胆道闭锁三型,理论上属于不可治型,肝门吻合术后自体肝的成活率仅有八分之一。
肝门吻合手术很成功,但可惜他的女儿不是那八分之一的幸运儿。术后黄疸不退、持续发烧。经过保肝治疗失败后,赵春晖和孩子面前只有婴儿肝移植手术这一条路。
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赵春晖割肝救女的一幕。
孩子的命算是捡回来了,但要终身服用抗排异药,吃药的时间和剂量都要求非常精确,而且其中的一样激素虽加速代谢,但副作用是晚上哭闹,需要专人倒班悉心呵护。
在父女俩做完肝移植手术后,赵春晖更是坚持在术后20天回到工作岗位。
看着夫妻双方两位母亲劳累的身影,赵春晖心如刀割,他坚持白天上班,晚上看孩子,让老人休息好。“我还年轻,每天睡四五个小时足够了。”但熬得通红的双眼掩饰不了赵春晖的疲惫,他已然忘记自己也是一名破腹肝切手术的病人。
家庭和睦家风传递
为了亲人,每个家庭成员都尽己所能地默默付出着:赵春晖的大女儿交给了妻子和小姨,瘫痪在床9年的外婆则换由姨夫和舅舅照顾。
“这几个月一直忙于给孩子治病,没能顾上每天为外婆抬床。”赵春晖低声说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孟郊《游子吟》的诗句,也是外婆当年为赵春晖取名的出处。老人希望他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担当作为,孝敬长辈。
外公于2003年去世后,外婆由于中风后遗症,全身瘫痪,由赵春晖的母亲及小姨日夜照顾。赵春晖耳濡目染,工作之余时常去帮忙。
为了防止外婆久卧再生褥疮,赵春晖买来了家用手摇病床、充气气垫,以及所需用药和生活用品,坚持每天中午回家将外婆抬下病床坐立一个半小时,然后再将她抬上病床,风雨无阻。
最近一年,对于赵春晖来说喜忧参半,孩子、经济、家庭、工作各方面压力席卷而来,但还有一半是充满朝气的,因为家庭、孩子、社会给了他无敌的力量,他心里有团火——希望之火。
晕了,救自己孩子很感人吗?我为了孩子可以不要命的。 搞了半天救自己孩子
我觉得是个好爹都会救自己孩子
真不容易
哎!无语凝噎,父爱如山。
可以成为感动中国的事迹了,老赵家的骄傲!
[:475]
[:490]
[:490]
[:490]
路过帮顶
[:440]
这个…
男人的刚毅和柔情。好男人一个,愿全家健康,幸福。 比当官的做好本职工作就成为好人好多了。
[:470]
[:466]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