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炒饭王子 发表于 2022-1-4 16:19:59

故意伪造证据,隐瞒生效裁判,原告因虚假诉讼被处罚

不仅伪造证据,还向法院隐瞒生效判决,向法院重复提交已被其他法院采信的证据。近日,周某某因虚假诉讼被处罚。


2018年5月28日,相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原告周某某与被告葛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原告向法院提交了“其于2017年6月12日向被告转账2.7万元的微信转账截图”及“其于2016年9月12日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向被告账户转款1.3万元的银行转账流水”。法院根据原告提交的证据,判令被告偿还原告借款本金4万元、利息及违约金。后经再审审查,原告周某某承认,因原审法院必须让自己提供履行出借义务有关证据才能支持其诉讼请求,为达到自己的不法目的,周某某让其办公室文员用电脑伪造了2.7万元微信转账截图,并重复提交已在其他法院生效判决采信的1.3万元银行转账流水。因周某某捏造事实,故意伪造微信转账截图,隐瞒存在的生效裁判,重复提交已被其他法院采信的银行流水,导致原审法院作出错误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表示,当事人参加民事诉讼应当严格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向人民法院提交真实的证据,并如实陈述案件事实。伪造证据、捏造事实,试图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破坏了社会诚信,扰乱了正常司法秩序,应当依法予以制裁。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周某某以伪造证据、捏造事实的方式提起民事诉讼,在法庭中故意作虚假陈述,其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遂判决驳回原告周某某的诉讼请求,并对其处以罚款以示惩戒。

Sun9979 发表于 2022-1-4 18:37:15

[:475]

三国赵子龙 发表于 2022-1-4 19:11:05

[:475]

横刀一笑 发表于 2022-1-5 05:46:38

路过帮顶

任天纬 发表于 2022-1-5 07:55:37


0561-ABC 发表于 2022-1-31 11:45:13

[:47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意伪造证据,隐瞒生效裁判,原告因虚假诉讼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