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百姓 发表于 2022-1-11 19:57:07

周南文轶事

周南文轶事周南文,五沟周楼人也,生卒年月不详,生活年代亦不详。然而,在民间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周南文是当地一位名仕,五经四书,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无不通晓。每每与文友们吟诗作对,即景赋文,常常得到大家的喝彩。周南文不仅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还写得一手好字,无论是楷书、隶书,行书还是草书,都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那草书,写起来龙飞凤舞,真是妙笔生花。因此他常常被别人请去书写堂字、匾额、碑文等等。一时名闻遐迩。这一年,周南文进京赶考,一大早便出发了。他晓行夜宿,走了十来天,眼见得京城就要到了。这天中午,周南文走的两腿发软,肚子也咕咕的叫了起来。忽然看到前面大道旁有一户人家,就决定在这里歇歇脚,找口热水,吃点干粮。周南文想着,就向这家人家走去。这是一座四合小院,坐北朝南,后面是堂屋,两边是厢房,前面是一道马鞍过道。门虚掩着,没有上锁,也没有上栓。“家里有人吗?”周南文走向前去。可是并没人搭理他。周南文推开虚掩着的门走了进去。他向东厢房里瞟了一眼,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只见厢房里一老一少两个女人正在烙饼,老的四十有余,少的年过二八,不知是母女俩还是婆媳俩。这是三间厢房,奇特的是年老的女人在南间烙饼,烙饼的鏊子却支在北间,少女就在北间烧鏊子。只见那年老的女人揪下一块面,在案板上揉了揉,按扁,搭上擀杖,三推两拥,一张饼就烙好了,然后一抬手,那张饼便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飞过两道房梁,稳稳地落在北间的鏊子上。周南文看的瞠目结舌,连连称赞。“这手艺,这技术,这……..真棒,真,真好。”周南文伸出大拇指,有些语无伦次了。那老女人微微一笑,像是回答周南文,又像是自言自语:“周南文的字——不是一天练的。”周南文听了,又是一阵惊愕:这离家这么远,她们怎么知道我写得一手好字?周南文正暗自思忖,忽听那老女人说:“正值中午,不知公子造访寒舍有何贵干?”周南文说明原委,那老女人把手里的擀杖向灶台一指:“水壶在那儿,自己倒吧。”周南文从碗洞里拿出一个粗瓷大碗,倒上一碗热水放在灶台上,正要去拿干粮,只见那少女用手里翻馍的竹篾挑起一张烙饼,轻轻一甩,那烙饼有像蝴蝶一样,飞过两道房梁,向公子这边飞来,公子赶忙用手接住,吃了起来。公子吃完烙饼,咂咂嘴,拱手向两位女人致谢,然后背起书箱,出了院门,继续向前走去。周南文一边走,一边思忖:今天的事实在蹊跷,离家这么远,她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凭我现在的才学,现在已经是名声在外,万一名落孙山,岂不失了名节,令世人耻笑?周南文想着,不觉放慢了脚步。是去赶考还是赶回家去?周南文一时踌躇不决。周南文想了一会儿,决定还是回家为妙,于是折转身来,沿着大道向家赶去。周南文一边走,一边思考着那两个女人,想再经过那儿时一定要问问她们为何知道自己的名字。可是直到红日西陲,怎么也看不到大道旁那座四合院,周南文不免疑惑起来,明明从哪儿出来走了不过四五里地,怎么回来就不见了呢?周南文晓行夜宿,又走十几天,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乡邻及文友们看到周南文,都感到惊讶:“这么快就考完了?”周南文述说了自己见闻,大家都唏嘘不已,都说周南文遇到了神仙,那是神仙在点化他:读书人要看重自己的名节,不要把所谓的功名看得太重。

演播室 发表于 2022-1-12 08:23:38

看重自己的名节,现在变成自我表扬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南文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