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张艺谋父女拍摄的电影《狙击手》所感
抗美援朝战争后期的阵地战阶段,我军通过“冷枪冷炮”运动,对美国鬼子进行了有效的狙击射杀。电影《狙击手》主要是叙述美国约翰狙击小队以两名死伤的志愿军战士为诱饵,布下陷阱。诱捕前来营救的五班战士。一场狙击高手间的生死对决就此拉开了序幕。
志愿军胖墩用一块钢板当掩体,勇敢的去救受伤的侦察兵亮亮,可惜被敌人打断绳索,打伤手指,最后壮烈牺牲。
侦察兵亮亮机智勇敢,敌人未能识破其身份,关键时刻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传递着重要的情报。当身份被识破后,用自杀的方式来保护情报,维护尊严。
神枪手刘文武班长更是无惧生死,用自己进行人质交换,当敌人背信弃义后,他义无反顾地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爱哭的陈大永在战争中不断成长,学会坚强。当这场战役刚开始时,急于为受伤战友止血的他,因为不冷静,太慌张让战友王忠义白白的牺牲。当战斗到最后只剩他一人时,大永彻底战胜了自我,牢记班长教诲,沉着冷静,越战越勇,凭借声东击西,“见火再敲,后发制人”的要诀,一剑封喉结束了美军王牌狙击手约翰的生命。
影片中一个朝鲜小孩很突兀地出现在这场战争中。孩子的天真,对志愿军亮亮的救助,导演想告诉观众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中朝人民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纯真可爱的孩子能够不畏生死的去救志愿军战士,这说明我军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人心的力量。在正义面前,美国侵略鬼子必然失败。
“范弗里特弹药量”就诞生在这场战争中,不计成本,多于常规五倍的炮弹量对我军进行狂轰滥炸,炮火摧残。然而在英雄机智的志愿军面前敌人始终显得苍白无力。
敌人用炮火和机枪对大永所在的阵地进行疯狂的倾泄,这说明了敌人内心的恐惧和慌张。
五次战役下来,曾经骄傲的美军已经是一幅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样子了。
浓厚的四川方言让这电影很有烟火气,很接地气。精彩绝伦的狙击对决让电影更加紧张刺激。青春献给祖国的宣言更感动了无数观众。
这部影片从小角度小场面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也衷心表达后人向先人们的敬意!
小学生观后感? 观后感?交作业? [:440] 路过帮顶 [:47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