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政府投资的古镇、古城开发。
首先考虑的都应该是经济效益,如果不能带动经济,那就是无效投资,失败投资。
即使是政府拿几十亿,上百亿投资,最终的目的还得是回到经济上
比如出名的山西大同,花费上百亿恢复古城古城墙,目的依然是打造城市名片吸引旅游
1950年才建县,还要咋样?
淮北真正的古城是相县和铚县。应该在老市政府体育场弄一个城隍庙。
那可能要问,濉溪为什么不能打造一个纯文化的古镇古城呢?
我觉得是不可能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IP属性不强,即使把石板街或者古城恢复,也存在知名度低,可玩性低的情况,没有“美食经济”本地人去一次两次之后还会有冲动吗?
第二:景点少,没有“过夜游”经济。偏远的邻居城市来旅游,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逛完了,看完了,附近缺少其他景点。
而且纯文化旅游的古镇,连个吃饭喝茶的地方都没有,人家不回家,下次还来?
所以,想要搞纯文化游的项目,首先附近一定有配套商业区域,石板街两个卖饭的都没有,游客都去东关吃包子喝辣汤?
其次,要有其他差异性的景点,让游客住下来,这才是旅游经济。
濉溪还没有能力拿出几个亿十几亿去造一个样子货,时间长了,骂政府浪费钱的还是你们。
即使是现存较好的古城古镇也会见缝插针的安排商业
如果完全剔除商业,那么,濉溪石板街古城的几百间房屋,几条沿街,用来作什么呢??一片萧条关着门,好看吗?
或者就是想要一下高端文化项目。搞个戏院,搞个博物馆,搞个书店,~~~
能占用多少店铺?谁来投资?有经济效益的持续性吗?能长久吗?
所以综上,那些一味要求纯文化项目的,是虚荣心作怪,附庸风雅罢了 一帮喷子 雅俗共赏自然好,就怕太雅了没人能欣赏的了,钟楼鼓楼固然好,可是与当下群众爱好格格不入,还不如迁就了民众的喜好,规划的其实挺好 你懂得还挺多的嘛,说的极是 据我所知,解放前口子街里,有关帝庙(现在的城关初中),蚂蚱庙(现在乾隆湖东侧的佛寺),相山庙(老城北关),文昌阁(东门城楼),南阁(南门城楼),城隍庙(现在的职高后面),三官庙(道观,东关老二小路南)等等。 [:475] 路过帮顶 等待李维超还钱 发表于 2022-5-24 08:34
1950年才建县,还要咋样?
淮北真正的古城是相县和铚县。应该在老市政府体育场弄一个城隍庙。
建议把历史重修 古代还有皇上,地主,三班衙役,难道都恢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