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苍 发表于 2022-5-25 22:44:32

人口衰减导致房地产盛宴已过

2021年,也就是去年,我们卖出了17.9亿平米的商品房。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假定按每套房100平米算,那就是1790万套房。


我知道大城市里大多数房子都是90平米以下的户型,但我们这先按照100平米算,每套房子大体平均值应该就在这附近。


这个数字高吗?


对比前几年,还真不算高,中国住宅销售量的峰值出现在2018年,随后连续3年都很平缓。




但是,也不低,从这个图你可以看出来,这几年销售量都高高在上,是一个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很高的数值。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可能长期维持这个高的销售量。


别说销售量下降20.9%,下降50%都是早晚的事。


一套100平的房能住几个人?


3个人总能住吧,再不行2个人总是可以住的。


去年卖了1700万套房,按每套房2个人算,那就是3400万人。


但是人口撑不住了。


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同一年中国卖掉了1700万套房。


把出生人口的数量制成图表,你会发现和人口图明显对不上去。




当然,1062万人出生的那都是孩子,真正需要买房的是20岁以上的适婚群体。


2001年,中国出生1702万人,随后十几年出生人口一直在1500~1700万之间震荡。


看起来好像1700万人对应了1700万套房,数据对上去了。


但大家想一想,真的需要一个青年一套房吗?


现在独生子女多,流行无论男女都一人一套房,婚后合住一套,另一套租出去,所以1700万人买走了1700万套房。


但我想问的是,如果都是一人一套房,人人都想着拿出一套收租,那租给谁呢?


1700万人结婚,最多需要850万套房,这已经达到人人有房住的地步了,那还多出来850万套卖给谁了?


有人可能会说,卖给那些进城的农民工了,中国在不断的城镇化。


看起来好像很对,但如果把数据一列,就能看出问题。


1998~2021年,中国共销售正规商品房225.58亿平米,毛估2.25亿套房。


其中,2009~2021年这12年间,中国销售正规商品房184.38亿平米,毛估1.84亿套房。




以上统计的,仅为统计局公开合法的商品房销售面积,那些无房产证的私房和农村自建房其实也是可以住人的,数量其实相当庞大。


仅按商品房算,2亿套房至少可以住4~6亿人,如果考虑私房数量,数据则更为惊人。


中国的城市里有那么多人吗?


大部分流动人口最后都是回到老家宅基地养老的,他们买不起城里的房子,也没兴趣买,攒够钱给孩子在县城买一套娶媳妇就可以了,没有丝毫兴趣给自己也买一套。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2亿套商品房都能满足中国人的居住需求了。


如果销售面积不能下降,房地产商就开始要死要活,那可真不行。


很明显我们不可能长期保持每年17亿平米的销售量,就算强行保持也撑不了几年。


中国的年度出生人口已经下降到了1000万人,20年后就是这批人结婚。


从公开数据来看,中国的结婚人口数量高峰出现在2013年,那一年有1347万对新人结婚,随后一路走低,2021年仅有763万对新人结婚。


这里面包含了大量二婚三婚的数据,但应该也可以大体看出头婚的减少规律。




2021年结婚的人对应的是2000年之前出生的人。


从这个数据来反算,目前的结婚数量虽然是近些年来的历史最低,但会是未来的历史最高,以后不可能会超越这个数值,而且会节节下降。


以后的房子卖给谁呢?每年1700万套到底怎么卖呢?


所以,卖房数量总归会有一年开始下降的。


你可以把1700万套的数量再撑三年撑五年,但不可能永远这么撑下去。


因为每年没有1700万对新人出来买房,连700万对都够呛。


那你说,应该在哪一年把房产销售数量从1700万套下降至700万套,乃至于300万套呢?


好像哪一年这么降都不合适,肯定有人反对。


至于每年降一点,也有人反对,每一年都有人说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再等等,等到明年再说,然后明年复明年。


你说这可怎么办?好像也没啥好办法。


按每年1700万套的速度继续狂飙,再过5年,中国的存量商品房数量将突破3亿套。


即便你把所有的私房和宅基地都拆成平地,这个3亿套也够中国人住了,要知道我这可是按平均每套100平的面积进行计算的,更别说你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私房和宅基地拆成平地。


所以,目前这种情况肯定撑不了5年,现在这每年的卖房数量实在是高的有点离谱了。


如果卖房数量下降,但我们把房价拉上去,让销售总金额持平行不行。


比如说卖房数量减半,我们房价翻倍,这样房地产商的销售额就会不变,至少日子能好过点。


如果能做到那倒是没问题,但这方面的空间也已经被透支完了。


过去10年,中国的房地产是量价齐升,成交量年年暴涨,房价也是年年暴涨,让房地产商的财报数据高到不可思议。


如今不仅销售量到顶了,房价也到顶了。


虽然说强调租售比1.5%已经是老调重弹了,但这是本质经济规律,威力可以迟到,但不会缺席。


每年4%以上的房贷成本,让持有房产的人每年都在失血,而且失血情况很严重。


不涨就会亏,没量必然跌。


这种情况下还想着用房价翻倍来解决销售金额的问题?


请问房价还能怎么翻倍?房租能翻倍吗?


这种房贷失血问题其实很严重,远比大家想象的要严重。


不少人总是拿零几年买房的人暴赚来举例,说这批人已经赚翻了,房贷早还完了,根本不用考虑房贷利息问题。


我刚才已经把商品销售面积的公开数据制成表格了,中国20年来总共销售了2.25亿套房,其中1.84亿都是09年之后卖出去的。


这批人还贷不过13年,没还清的人是大多数。


还有更不怎么好看的数据。


2015~2021年这6年,也就是房价最终暴涨这一轮,中国总共销售了117.3亿平米的商品房,折合1.17亿套房。


也就是说,中国销售的所有商品房里,买在2015年之后最高点,背负巨额房贷的人群,数量占比为总商品房数量的一半。


不要总拿2001年买房的神话来诱惑后来人,至少一半的买房人都是2015年之后买的房。


如果房价暴跌,跌到2015年之前,这批人怎么办?


那可是1亿套房!


从2018年开始算到2021年,最近4年的买房人是惨中惨,顶点中的顶点接盘,从买房之日起就一直在亏。


这批人买房合计71.82亿平米,折合7100万套房,为中国有史以来销售商品房总量的1/3那么多。


这可真的不是一个小数,属于一个很大,大到不敢碰的雷。


这个雷不能动,也不敢动,没人敢让全国1/3的商品房业主亏损惨重。


但要维持现状,就需要每年持续不断的卖出1700万套房,或者持续涨价。


人口规律已经决定了这个离谱的销售量是不可持续的,而租售比这个经济规律也已经决定房价持续上涨也是不可持续的。


目前这种情况已经撑不了几年了,拼尽全力也就三五年,留给我们拆雷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但还有很多既得利益者拼命抵制调控政策,拼命想把这个雷再给弄大点,总指望这个雷不会炸在自己手上。


也许他们能侥幸逃脱,但这个雷总归会炸在某一个人手中。


一个一年出生1000万人口的国家,不可能需要1700万套房,这账无论如何都算不过来,地产进入大拐点无非就是个时间问题。


一年过去很快的,刷的一下就没了,而我们已经没几年了。


房地产这种不健康,不可持续的情况,已经尽快扭转,否则后果真的没法很严重。


希望那些房地产的既得利益者,别再为了一己之私在那里捣乱了。


这个雷,完全有可能炸在你自己手上,不要总以为自己很幸运。


2021年中国死亡人口总数是1014万人,意味着多出相应的住房。


各行各业每年都会做规划,规划未来总是几年会增长多少多少。


但是所谓的增长是以人口为锚定的,人口这个基本变量预期发生变化,其他的怎么会增长呢。所以也应该调整相应的增长目标。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很多行业之前根据人口增长做的计划,已经在实施落实了,现在人口预期突转,这些已经实施的也要调整掉。就好像很多人按揭买房的基础是未来人口可以持续增加,有接盘侠兜底,如果房价下跌,这就很麻烦了,已经贷款了的房子怎么办呢?


人口流向沿海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同一个城市人口流向主城区,这几个是大趋势,未来随着人口收缩,只会强化,能逆袭的城市毕竟是个别少数。

真正该担心全国人口收缩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是小城市,特别是县城的商品房。

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已经有超60万个村庄已消失,相当于每天平均消失80个村庄。

在未来的20年,也会有许多县城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全国人口开始收缩必然发生的事情。




重阳居士 发表于 2022-5-26 10:45:41

依文中所讲,过去24年里卖掉2.25亿套房,个人认为并不表示市场已经全面饱和。一、拆迁户占了相当比例,用来这部分人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消耗了2.25亿中的大多数。二、这二十几年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高峰,由于第一产业费效比连年上涨和农机普及率持续攀高,加上小城镇建设的吸引力不足,剩余劳动力携家带口赴中等以上城市讨生活,购房需求庞大。
目前的矛盾并非数量而是结构,只有能够提供就业岗位的地区才能卖的动房子。所有三四五六直至十八线小县城,首要任务把梧桐树种好管理好,才有可能保障房地产业经久不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口衰减导致房地产盛宴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