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爱旅游 发表于 2022-6-4 06:23:28

高考作文 —— 立凌云志

立凌云志
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我们走过活泼天真的童年,走过懵懂憧憬的少年,走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
父母会常常在耳畔千叮万嘱:“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前途。”老师会意味深长地引用名家言论启发我们:“百学须先立志。”“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至于如何实现志向,古人曾有过多种警喻。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这段话无外乎勉励我们,只要修养出高尚情操,弘扬人间正义,就能让理想实现。作为哲学家,扬雄强调的理想已不再是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普济天下的高远理想。
其实,谈到未来,我们年轻人都有远大的理想,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教导:“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我们知道自己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时代已将大任降于吾等之肩,我们会秉承先辈的宏愿,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高铁如巨龙在山峦间飞行,地铁似银蛇在地下穿越,一座座高架桥临空而立,一栋栋大厦拔地而起……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巨大胜利,长期以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以解决,“扶贫办”业已挂牌为“乡村振兴局”。世界上哪一个国家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唯有中国!
父母叮嘱我们好好学习,是想让我们光宗耀祖,振兴门庭;老师启发我们勤奋学习,是想让我们掌握本领,效力国家;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对我们抱以殷切的期盼,为我们指出一条成就家国伟业的光明大道。曾经,李白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临风而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欧阳修游滁州而愿“与民同乐”。然而,他们尽管心怀大志,却或是被“赐金放还”,或是避乱逃难,或是遭遇贬谪。
翻开史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像他们一样的贤才志士,皆因生不逢时而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为他们扼腕叹息之时,我们可以自豪,因为我们生逢其时。
“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有杰出的前辈们引领,有美好的时代在召唤,青年学子们,我们唯有趁着大好青春时光,为了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奋力拼搏,执着追梦!


评价
内容:紧扣命题,突出主题。考生紧紧扣住命题要求,就材料中汉代哲学家扬雄“弓”“矢”“的”的比喻句,揭示出理想与其实现条件之间的关系,指出“只要修养出高尚情操,弘扬人间正义,就能让理想实现”,并结合自身发展和时代要求,阐述自己对当代青年在追求理想时的深层思考,使得主题突出。
表达:运用对比,论证透彻。考生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在论证树立志向时,通过父母盼“我们”光耀门庭与老师让“我们”报效国家进行对比,突出后者的崇高性,并升华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教导“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再如将古时许多先贤志士生不逢时与“我们”生逢其时进行对比,号召新时代青年应当有所作为。
特征:引用修辞,语言精彩。文中多处引用名人名言,让文章充满韵味。如“李白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临风而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道尽了李白和杜甫心怀大志却壮志难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作文 —— 立凌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