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五新”加码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注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新动力。印发深化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方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市委党校重点课程纳入2023年各主体班次。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第3次学习研讨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对全市12家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度以来学习情况进行了督查,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落实情况纳入督查范围。依托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在全市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宣讲活动,60余家单位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法治讲座。专项行动助推打造政策惠企新红利。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工作专项行动,采取存量问题“回头看”、新增问题“大起底”、清单问题“全销号”、回访督查“全覆盖”等举措,全面梳理存量问题,落实存量问题清单线索59余条,兑现资金4000余万元。建立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督查监督工作机制,与检察部门定期移送线索,共会商督促推进落实重要线索4条。政策兑现流程再造,着力推动惠企政策“应上尽上”。全市共上线“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 432条,已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60条,兑现资金1.27亿元,惠及企业720家次。
府院、府检联动合力打造营商环境新机制。市检察院、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等单位和市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等围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公示期问题开展“府检”座谈,就注重对行政相对人的信用修复,避免超期公示达成一致意见。出台《关于建立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锚定“办理破产”,严格把握“执转破”的法定条件,落实破产审判案件流程节点管理,充分保障所有债权人的参会权及表决权,为企业在市场中的“进”与“退”提供司法导航。
校政合作搭建研究转化法治实践新平台。淮北市司法局与淮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合作签约成立法治淮北研究院,致力于破解法治难题,深入挖掘法治建设的先进经验,聚力服务发展,探索法治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的新路径。首批聘任来自全国和省内高校、省委市委党校和省司法厅共17位学者、实务专家,进一步密切了全市法治实务和理论研究的互动交流。
建立基层法治试点拓宽法治建设新征程。出台《关于开展建立完善镇(街道)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试点 进一步加强镇(街道)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镇(街道)法治建设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推进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协同机制,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成效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三年时间逐步夯实镇(街道)法治建设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