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蓝彩狮子壶,看样子清末民初的
壶身一溜锔钉,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没这几个锔子,就俺这眼力劲还真不敢买。现在这锔钉手艺应该没有多少人会了...
后句:太师少保位尊荣句。乙丑年秋月珠山客次江祥发作
青花瓷就是好看
还有一个残的,小狮子画的活灵活现
自己欣赏,随评!丢石头的莫入 [:475]
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路过帮顶
在我的家乡,在丰县农村,面筋汤是一道独特的美食。没有喝上面筋汤的生活绝对不是完整的人生,是注定充满遗憾的。
春天还未正式退场,就有性急的老人们,就开始去菜园里,去沟渠边,去果树底下寻找银银菜了。于是,“今儿烧面筋汤,来喝吧!”变成了高堂老母盼子女回家的一个掩饰;“来啦,来喝面筋汤来”,也成了儿女们回家的一个理直气壮的借口。想到爽滑美味的面筋汤,哪个不是心儿插上翅膀,飞奔回母亲身边?!
老人们便早早饧上了面,然后就开始脚不沾地地忙碌起来。到地里掐一把银银菜,焯一下用油盐腌上,烫几粒花生米,泡一撮虾皮,打三两个鸡蛋,洗两个番茄,切一片海带丝……
准备得差不多了,面也饧好了。是该打面筋的时候了。记得小时候,母亲把面块抓在手里,猛地甩在砂盆里,甩得啪啪响,一下一下,即有节奏感,又有乡村特有的韵律,声音清脆悠长。母亲说:“这样打面筋,虽然累,出的面筋多,现在很多人嫌麻烦,早就直接洗面团了,这样就少了一些劲道。”
该洗面筋了。母亲把面团放在水里反复的按压揉搓,洗掉淀粉,水越来越白,直到剩下一个小小的浅黄色的面团,韧韧的弹性十足。把面筋放清水中泡着,洗面的奶白色的水留着烧汤用。
开始烧面筋汤了。先把花生米去掉外衣,以免影响面筋汤的色泽,露出白白胖胖的花生仁,放清水里煮开,然后将面筋用手撑开扯薄,放锅里,用筷子朝一个方向转动,面筋就分成一块块,再转下去,那一块块就分成了许多小块的面筋,如同一条条大大小小的鱼,在水里游动。
现在想起来,劲道淡香的面筋,是最值得回忆的味道。
该倒入洗面筋的水了,汤顿时浓稠起来,要不停地搅动,以免粘锅。然后放入海带丝、虾皮、番茄和银银菜……开锅后倒入打好的鸡蛋穗,再烧上几分钟,使味道充分的散发出来,无需加什么佐料,以免破坏面筋汤的自然鲜甜。
面筋汤烧好了,此时面筋汤的色泽更加诱人,鲜红的番茄,嫩绿的银银菜,金黄的鸡蛋穗,紫色的海带丝,白胖的花生仁……真乃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母亲在锅沿整整齐齐摆上一圈碗,盛好后,再浇上几滴香油,更加鲜香。这时,家里早有人围着锅沿,按捺不住端起就往嘴边送,被烫的一边吸溜着嘴,一边还舍不得放下碗。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75]
[:47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