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发表于 2022-11-28 16:41:31

解码:改名换姓“淮北路”

淮北市最早的一条马路,建成于1959年,宽度仅有难以置信的3·5米,石渣子路,太瘦弱可怜了!当时名叫“淮北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经大大小小十多次改建,到1973年,路面宽34·6米,壮硕起来了,成了淮北市马路排行中的“一哥”。1980年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30周年,改名为“淮海路”,但市民仍习惯性地称之“一马路”。

“一马路”是淮北市马路的“带头大哥”,1964年初建成的“二马路”就是老二了。先叫“淮河路”,在淮北大挖防空洞的时代,曾改名“备战路”。
淮北市缘煤而建,但相山脚下几千年前建过一座相城,著名学者纪健生先生说,“维今淮北,乃古相城”。于是“备战路”又改名“古城路”,算是对古相城的一个纪念吧。
再也回不去的过去
淮北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发展缓慢。从“二马路”向南一点点地挪,挪了将近20年,89年才建成“三马路”,位置在铁路以北的那个狭小区域,取名“城南路”,后来改名为“惠黎路”,这个名字来自乾隆皇帝为显通寺(相山庙)题写的“惠我南黎”匾额。清人项樟诗云:“南黎子惠承天眷,御墨淋漓焕日华”。该路名同“古城路”一样,彰显了本土的历史意识,提升了文化品格。淮北三条马路的改名换姓,是应该深度“解码”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淮北开始了“四路”大建设,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淮北东岗楼立交桥,1996年12月建成
淮北市南北走向的干道目前有六七条。孟山路,原名“遵义路”,那个时代,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城小心不小,豪气吞天下!闸河路北起“马路一哥”淮海路,南至老火车站广场,全长不足500米,名气却挺大的,是因为它一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呢,还是因为路两旁按摩、足疗门店比较多呢?我说不清。

淮北虽小,尘封的不少东西有待“解封”;淮北美好的明天值得期待。

来源:头条“汪永生的文史小菜园”

情逝 发表于 2022-11-28 18:55:30

那立交桥不是新的吗

泉山 发表于 2023-2-4 11:34:45

fangwulou 发表于 2022-11-29 21:20
以前是不是有条向阳路

向阳路从惠黎铁路桥到濉溪县东关的这一段路,源于路西的向阳沟。
现在全部改为孟山路

fangwulou 发表于 2022-11-29 21:20:15

以前是不是有条向阳路

三国赵子龙 发表于 2022-11-28 22:08:38

[:475]

横刀一笑 发表于 2022-11-29 05:28:57

路过帮顶

三块砖 发表于 2022-11-29 09:49:48

0561-ABC 发表于 2023-1-18 06:36:29

[:475]

0561-ABC 发表于 2023-1-18 06:36:47

路过帮顶

0561-ABC 发表于 2023-1-18 06:37:08

[:470]

0561-ABC 发表于 2023-1-18 06:37:40

[:470]

0561-ABC 发表于 2023-1-18 06:38:00

[:475]

0561-ABC 发表于 2023-1-18 06:38:20

[:470]

0561-ABC 发表于 2023-1-18 06:38:40

[:470]

0561-ABC 发表于 2023-1-18 06:38:58

[:464]

0561-ABC 发表于 2023-1-18 06:39:19

[:464]

A-B-C 发表于 2023-2-1 09:11:02

[:490]

A-B-C 发表于 2023-2-1 09:11:20

A-B-C 发表于 2023-2-1 09:11:41

A-B-C 发表于 2023-2-1 09:12:10

A-B-C 发表于 2023-2-1 09:12:30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解码:改名换姓“淮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