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淮北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实体商家销售隐蔽式偷拍摄像头,网购平台公开售卖偷拍设备,卖家可提供“定制”服务、传授“偷窥术”……如今,随着科技进步、产品升级,视频摄录设备趋于小型化、高清化、隐蔽化,无形中也给了偷拍偷录等违法行为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将摄像头隐藏到日常生活物品中,肆意窃取他人隐私,甚至在网络空间分享、传播偷拍内容。
非法利用摄像头,容易滋生多种违法犯罪活动。比如,将摄像头改头换面隐藏在车钥匙、眼镜、衣服纽扣中,在家庭或酒店偷装直播式针孔摄像头,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等等。不久前,某地警方破获一起非法控制摄像头案,发现一个针孔摄像头竟可连接上百人同时在线观看。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变成一群陌生人围观的“真人秀”,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更可能衍生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一系列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
打击摄像头偷窥等黑产,要善用法律武器。远程聊天、视频会议、人脸识别……日新月异的技术应用,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绝不能任由不法分子不当使用,侵害公民个人隐私。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严禁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对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也作了相应处罚规定。利用“定制”或“改装”摄像头进行偷窥等,属于严重侵害他人隐私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此,必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以法律武器震慑不法行为。
凝聚合力、齐抓共管,遏制摄像头偷窥等黑产生存空间。从督促各类互联网平台下架违规售卖摄像设备产品、全面清理相关违法有害信息,到全面排查重点视频监控平台、集中整治摄像头网络安全,再到依法打击提供摄像头破解软件工具、制售窃听窃照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整治非法利用摄像头衍生的相关黑色产业链,涉及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司法等多个部门分工协作,需要联合加强监管和执法。对不落实主体责任的互联网平台和企业依法依规严厉处罚,对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零容忍”,才能让非法牟利者无处藏身、让偷窥行为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