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847|回复: 8

[百姓杂谈] 来来来,一起解锁你的理想城市!

    [复制链接]
偏爱淮北美 发表于 2021-10-24 15:01: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广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淮北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如果让你任意想象一个理想城市
它会是什么样子
安全、舒适、
空气清新、出行方便……
这些可能都是关键词

然而,过去,一些城市发展往往注重追求速度和规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碎片化”问题突出,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等“大城市病”逐渐凸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逐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而这些举措都属于城市更新的范畴。

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就印发《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让我们跟着安徽省政府
一起解锁理想城市生活


关键词1:居住


力争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全省现有城镇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要以完善功能为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优先改造供水、供气、排水、电讯等地下管线及二次供水设施,推进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完善道路、消防、安防、停车、充电、照明、养老、智能信包(快件)箱等公共基础设施及社区服务设施。

front1_0_1320739_Fq4K3xh4chf7Lo7LLMthNfb9TXy6.jpg
资料图  来源:视觉安徽


针对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危房和公共建筑改变功能房屋以及地震易发区城市房屋设施,系统组织城市危旧房质量安全排查,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房屋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分类开展城市危房治理改造和修缮加固,确保居住使用安全。



关键词2:生态

系统修复河湖水系、湿地等水体以及山体、废弃地,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加快城市水环境治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构建滨水特色环境。加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结合交通和公用设施等合理布置绿地。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均衡的公园绿地系统。贯通和拓展城市绿道,推进向社区延伸。到2025年,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0%。
front1_0_1320739_Fmj6NYPmxG4a_X9GNeVxcslYeRxx.jpg
资料图  来源:视觉安徽


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专项行动。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建成设区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关键词3:便捷

围绕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空间拓展、土地集约利用、居民方便宜居目标,严格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补齐城市教育、医疗、托育、养老及无障碍等多类型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范围。积极拓展城市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开展街区环境、街区设施及街区立面整治等工作。
front1_0_1320739_Fl60xzXyV6XQqq4qim1mGlAEO5ZY.jpg
资料图  来源:视觉安徽


关键词4:出行

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推进路况较差的城市主次干道“白改黑”和城市危旧桥梁加固改造。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完善公交场站等配套设施建设。设区市人民政府驻地应能在30分钟内到达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城市内主要综合客运枢纽间交通连接转换时间不超过1小时。
front1_0_1320739_FiNvvX9LQa6N7iIMtL3PVKRxQyRR.jpg
资料图  来源:视觉安徽



实施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到2022年,设区市建成停车泊位管理信息化平台。到2025年,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20万个,同步按比例配建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



关键词5:安全

大力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保留和恢复自然雨洪通道、蓄滞洪空间,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加快实施管网和泵站建设与改造。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打造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相应措施。到2025年,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滞削峰、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
front1_0_1320739_FkuAtGlE5vet-YdCcZfDbehHIfZk.jpg
资料图  来源:视觉安徽


加强城市供水供气等安全保障,落实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能力建设责任,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及皖北地区水源替代水厂建设。到2022年6月底,各市全面完成以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防涝等为重点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到2025年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覆盖。积极探索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



关键词6:个性

有序控制县城建筑密度和强度,县城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应控制在0.6至0.8,合理限制县城民用建筑高度,民用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适应。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新建建筑要落实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


front1_0_1320739_Fk3559PyKoT-rcJhxHaT-irhZNYM.jpg
资料图  来源:视觉安徽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推进特色街区塑造。深化历史建筑全域普查认定,加强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及测绘建档。深入开展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认定工作。加强城市特色要素识别与挖掘,皖北地区侧重传统建筑文化挖掘传承,延续传统街巷肌理,提升城市的地域特征。皖南地区突出山、水、城有机融合,强化城镇历史格局、徽派古建筑等特色要素保护。皖中、沿江地区注重保护传承沿江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城市特色,加强工业遗产等资源保护利用。皖西地区突出自然山水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
front1_0_1320739_Folq07phNSkiFevKnjxqBUeCkwlt.jpg
资料图  来源:视觉安徽



安徽城市更新目标

到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结构、功能、布局逐步调整优化,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加快转变,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到2035年,城市更新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城镇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结构、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全面转型,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城市病”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市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front1_0_1320739_FgL7pDn9JOxNlU82MNWFm4Javr7j.jpg
资料图  来源:视觉安徽



城市有变也有不变
变化的是规模和形态
并不变的应该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

初心若依旧
未来则可期



来源:安徽日报
来自: iPhone客户端
Sun9979 发表于 2021-10-24 16:21: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广告

来自: iPhone客户端
胡琦浩 发表于 2021-10-24 17:15: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能不发水就好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横刀一笑 发表于 2021-10-25 05:38: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路过帮顶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chumaihuaibei 发表于 2021-10-25 06:38: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横刀一笑 发表于 2021-10-25 08:01: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在路上1234 发表于 2021-10-25 09:55: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争取产业升级和多元化把年轻人留住,这样才符合宜居。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0561-ABC 发表于 2021-10-27 11:21: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无线爱迪生 发表于 2021-10-27 11:47:45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