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人论坛
登录
加入淮北人
首页
公共论坛
城事
交通
求职招聘
相亲派
淮北人网
»
公共论坛
›
互动淮北
›
谈天说地
›
安徽疾控提醒:不必惊慌,注意防范!进来了解猴痘常识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286
|
回复:
0
[天下杂烩]
安徽疾控提醒:不必惊慌,注意防范!进来了解猴痘常识
[复制链接]
净意
当前离线
面包时代
回帖
58
积分
1308
注册
2022-1-1
发消息
净意
发表于 2022-5-30 12:56: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广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淮北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自2022年5月7日
英国发现首例猴痘病例
截至5月25日
已有英国、葡萄牙、美国等共22个国家
报告235例确诊和57例疑似病例
引起全球高度关注
世卫组织称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
很多市民对此也是极其关注
担心可能不慎感染上猴痘
……
图片
图片
猴痘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
图片
猴痘因为有一个“猴”字,很多人认为猴子是传染源,但其中间宿主不仅仅是猴子。“最早是1958年在猴子身上发现,那时的命名习惯是根据首个发病病患、动物,或首个发现病毒的医生来命名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振华介绍,其实猴痘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包括松鼠、土拨鼠等,都可能携带这种病毒。
猴痘病毒于1958年首次发现,人类感染猴痘是在1970年刚果的一名9岁男孩身上首次发现,此后大多数猴痘病例发生在刚果、中非和西非,并且逐渐增多。2003年,首次非洲外的猴痘疫情暴发于美国,与进口的土拨鼠有关,该次疫情共造成70多例猴痘感染者。
“猴痘以前也在其疫区以外的地方出现过,不过病例非常少。”张振华告诉记者,在中国至今未见有关本土猴痘病例的报道。
图片
图片
主要由破损皮肤及黏膜进行传播
图片
“很多人关注猴痘,担心会传播,可能是因为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暴发,而猴痘症状又与可怕的天花有相似之处。”张振华介绍,新冠病毒和天花病毒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目前报告的病例显示,猴痘病毒在人际间大多经过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是因为密切接触,由破损皮肤或黏膜传播。”据介绍,猴痘病毒需要先进入人体的血液,经由血液在人体内入侵细胞,因此经由损伤皮肤、黏膜接触传播是它的主要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不同,也决定了传染性不同。有别于呼吸道传播的难以控制,“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密切接触的传播方式,容易被切断、控制。”聊天、聚餐等等,都不属于密切接触。
虽然也有报道猴痘病例在男男同性恋者中被发现,也有病毒在呼吸道中被检出。“但并没有科学证据证明,性行为会造成猴痘病毒的传播。”张振华介绍,是否经呼吸道传播,目前也并不清楚。
图片
图片
多数感染者会在2~4周痊愈
图片
猴痘病毒潜伏期通常为8~13天、最长可达21天,急性起病,常有发烧、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与天花的主要区别)、背痛、肌痛,全身不适和乏力。
出现发热症状1~3天(有时更长)后出现皮疹,皮疹主要集中在面部和四肢、数量几个到几千个不等,通常经过斑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后留有瘢痕。
“猴痘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未接种疫苗、体内没有特异性抗体,自身的免疫力也可以消灭掉猴痘病毒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张振华介绍,即使感染,多数感染者会在2~4周痊愈,但也有部分感染者出现继发性感染、支气管肺炎、败血症、脑炎等并发症。重症病例常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者,非洲地区猴痘病死率可高达10%。
张振华表示,猴痘病毒为“老病新发”,相比较新冠肺炎病毒,人类对猴痘有充分了解,可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市民对其关注了解,医疗机构做好技术储备,就可以了。”
国外输入风险存在需防范
作为DNA病毒,猴痘病毒稳定,且密切接触的传播方式,使其传染可控。张振华认为,市民不必过于恐慌,且我国并非猴痘疫区,在当前因新冠肺炎采取的封控措施下,以及大家都养成了保持社交距离的习惯, 目前本土暂不存在猴痘传播风险,较大可能不会引起下一个大流行暴发。
不过他也提醒,猴痘作为旅行传染病的一类,从国外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所以大家需做好防护。
密切关注国际猴痘疫情概况,前往有病例报道相关国家旅行时,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野生动物(啮齿动物、灵长类动物、有袋动物),避免食用或处理野味。从流行国家返回国内后,认真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向医务人员告知近期旅行史和接触史等信息。
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来历不明的野生动物,所有含有动物肉或动物部位的食物都需要在食用前煮熟煮透。做好个人日常防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如使用酒精类洗手液洗手。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立即注册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淮北人 APP
生活在淮北 爱上淮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