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144|回复: 18

[百姓杂谈] 今晚,淮北大鼓将亮相央视!

    [复制链接]
Me。 发表于 2022-6-3 16:18: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广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淮北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说唱人间笑谈事
大鼓声声话古今
20220603161841front1_0_1287173_Fnz4ZL_2nnLGIg8MKLdY_ALel1Mm.jpg
6月3日周五晚19:30
临涣茶馆的大鼓书
即将惊艳亮相央视大舞台

在CCTV-11 《一鸣惊人》中
唱响淮北大鼓《临涣茶馆》


此次登上央视舞台的大鼓演员是
姜玲慧
快来一睹她的风采

20220603161842front1_0_1287173_FnYbPRDBsgH70mkzVP5wcqpu2kDg.jpg
姜玲慧,淮北豫剧院专业演员,2005年毕业于河南省艺术学校。她曾荣获2020年度淮北市文联系统最美文艺志愿者荣誉称号。2021年6月,参加由安徽省文联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徽省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同时代表安徽省曲协赴湖南长沙参加第十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荣获由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优秀节目奖。姜玲慧也被誉为淮北大鼓演唱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20220603161842front1_0_1287173_FrA2h3kWsDf_m9XgdXChGQGu7-nV.gif
淮北大鼓是安徽省淮北市的一个地方曲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经历了清末至民国的兴盛,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之后发展的小高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媒体环境下淮北大鼓的生存发展和演出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20603161842front1_0_1287173_FhGfsx0exp1AtiTLaCW-NFG7Q2fY.jpg
近年来,濉溪县文化馆一直致力于淮北大鼓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做出了有效探索,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2006年淮北大鼓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9月成立淮北大鼓演唱团;2018年9月,在安徽省曲艺家协会的支持下,濉溪县文化馆与淮北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共同成立了淮北大鼓研究会。
20220603161842front1_0_1287173_Fpzp0-k9uPwiQlaaFvqTYW_dpc8A.jpg
濉溪县文化馆连续10年举办非遗进校园和淮北大鼓公益培训班活动,为淮北大鼓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聘请专家对淮北大鼓进行创新,加入三弦、二胡、琵琶等伴奏乐器,并对唱腔进行革新,使淮北大鼓音乐性、欣赏性更加完美。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通过现场展示,引导广大群众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加深对濉溪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20220603161842front1_0_1287173_FsWU4VQh3RNQYUrHKnmOUfz86prh.jpg
据了解,此次亮相央视的节目——淮北大鼓《临涣茶馆》,由濉溪县文化馆负责人李俊民创作,从2017年9月开始,他主导策划了淮北大鼓的改革创新,在其中融入音乐伴奏和情景表演,突破了以往一人一台戏的局面,创作的淮北大鼓《茶馆里的故事》曾在安徽省第十届曲艺展演上获得广泛好评。李俊民历时五年时间,精心编著了一本30万字的《淮北大鼓》研究专著,今年6月份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20603161842front1_0_1287173_FjDwAUe4fOR6SY1fGetblSOG3WiI.jpg
淮北大鼓因其历史久远而富有吸引力,因其扎根民间的沃土、汲取民族的养分而极具生命力。


欢迎大家收看本期节目
感受大鼓的独特魅力


来源:濉溪文旅体
来自: iPhone客户端
Sun9979 发表于 2022-6-4 15:11: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广告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岱河流浪 发表于 2022-6-3 17:41: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地方文化亮相大舞台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胖娃儿么么哒 发表于 2022-6-3 19:17: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路过点赞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相王臣民 发表于 2022-6-3 20:46: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第四个图右二,这老者看着像淮北大鼓的比较厉害的一位,祖传世家。来自: Android客户端
wtl168 发表于 2022-6-3 21:04: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神采飞扬中国郎 发表于 2022-6-3 23:55: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20220603235542front2_0_1354744_FtpIUNT6RxPVL-OLFJyFZmes5Xbv.png
20220603235542front2_0_1354744_FuphE9XHGiVDnA77Nuw3nEMLWDqH.png
20220603235542front2_0_1354744_Fm4S2JybMDjqEdjLp21Qg7foxKRp.pn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在外地的淮北人 发表于 2022-6-4 00:10: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其保护起来,不如让他走向市场,走向网络!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横刀一笑 发表于 2022-6-4 05:27: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路过帮顶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浍河岸边@我的家 发表于 2022-6-4 07:49: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临涣人顶一个来自: Android客户端
じ☆ve偶囨蓜灬 发表于 2022-6-4 10:13: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相王臣民 发表于 2022-6-4 12:46: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没完整视频吗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浍水人家 发表于 2022-6-4 16:05:52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浍水人家 发表于 2022-6-4 16:06:12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网上很容易搜到
路见不平111 发表于 2022-6-4 20:00: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为本地文艺节目点赞来自: iPhone客户端
空当当 发表于 2022-6-5 10:15:24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淮北人,大鼓真是太多年没听过了,现在只有小时候的记忆了。
空当当 发表于 2022-6-5 10:19:52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在外地的淮北人 发表于 2022-6-4 00:10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其保护起来,不如让他走向市场,走向网络!

没办法,很多传统的艺术种类都这样,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简单来说就是不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很难传承下去,太多的都只能活在博物馆了。大鼓书,琴书啥地,都只有小时候的记忆了。
0561-ABC 发表于 2022-6-19 16:23: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来自: iPhone客户端
0561-ABC 发表于 2022-6-19 16:24: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路过帮顶来自: iPhone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