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淮北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学区房这个特殊的产物,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对于很多国家而言应该算是一个普遍性的情况。自2020年以来,学区房热度上扬,严控学区房炒作成为了近期房地产市场的热点。同时,多城也集中发布了学区房新政,针对学区房的管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学区房炒作房价的现象,此次上升到中央的地位,充分说明此类问题的严峻性,也说明我国后续会重点研究学区房的问题。
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事关社会公平与国家长远发展,公益性原则必须永远摆在第一位,绝不应该沾满铜臭味,成为炒作对象。然而,近一年来不少热点城市的房价上涨,很多都是以“学区房”等概念性炒作为先导。一些名校附近的学区房成为“香饽饽”,再加上家长的名校情结,学区房很容易便成为中国社会中炙手可热的焦点。学区房问题之所以成为“顽疾”,说到底,还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 近期,多个热点城市已经针对学区政策进行了改革,严防房价上涨并促进教育资源进一步公平。例如,宁波市被住建部要求建立热点学区二手住房交易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合肥明确暂停市区范围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合肥户籍家庭在部分学区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而在2021年3月份,上海发布了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实行名额分配到校和名额分配到区。而这一改革则是把入学与学区之间的隔阂打破,每位初中生都有考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国进一步完善了教育体制,让公共教育资源供应充足、分配均衡,使学区房失去炒作的价值和空间。
|